会议还在进行中,我却忍不住走神了。
这是我参加的第四个有关中非关系的论坛。这四个论坛的主办方分别是香港大学、金山大学和伯尔基金会,主题分别是改善中非关系报道及中国与南非的关系。
但是每个会议80%的时间都在“走火”。主题发言结束之后,在场的非洲代表便抛出各种指责炮轰中国。四大永恒不变的母题是中国公司违反劳动法/虐待劳工,中国公司腐败所在国已经很腐败的专制政府,中国贪婪掠夺非洲的石油和矿产,中国人拒绝融入当地社会。有些指责有根有据,很有道理,有些则非常偏颇。如果在场的中国代表忍不住指出其中的偏见,那么一场攻防战就开始了,非洲代表会试图抛出更多的问题和证据。此时会议的主题是什么,已经完全没有关系了。
会议终于结束了,我长舒一口气。主办方的一位人士过来问我:“你觉得会议怎么样?”
“会议本身的设计挺好的,但不幸地,我们总是陷入无休止的指责和辩护的漩涡中。”我答道。
她也赞同我的意见。事实上,在7月底香港大学的中非报道研讨会上,由于讨论如此激烈,走题却如此之远,主持人陈婉莹老师不得不明智地出来打断,提醒大家这是一场有关新闻学的会议。
我的理解,作为记者的责任是观察、提问和记录,无资格、无必要亦无能力去代替中国政府为其非洲外交政策发言。非洲记者亦是如此。在这难得齐聚一堂的场合,我们更应抓住机会去聆听和理解,思考和讨论如何改善中非之间的沟通。我们能不能先抛却国别立场,把精力集中在事实本身,以及如何获得更多更好的事实上?
可惜,会议往往最终变成两方代表之间的对质。即便是中国政府代表和非洲国家政府代表坐在这个圆桌上,争执也不会比这更激烈。虽然始终没有恶语相向,但每次会议得到的实质性成果却非常少。
我常常假想,如果我把你们——我的读者带到会场,你们会不会为这些这些争执起点之低抓狂?比如这场会议上,我在发言中说,中非双方的理性沟通几乎还没有真正开始,因为双方掌握的事实基础过于薄弱。在不了解事实的情况下,你怎么去沟通呢?比如,大部分非洲国家的人们都相信,中国建筑公司和矿业公司都输送国内的囚犯来工作,以换取减刑。
这个流言在非洲流传得如此之广,不仅存在于劳动人民中间,甚至相当多的记者和学者都深信不疑。有个非常资深的记者认真地建议我去做一个调查,认为将会是一个惊天之作。
但这个指责在中国人看来,却荒诞得像个笑话,因此大部分中国人一笑置之。我曾请求一位中国大使予以回应,但大使认为根本不值一驳。
“哪怕一位非洲记者能亲身到中国去看一眼,我想他立刻就能明白。”我说。“现有报道,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,都远不足以作为中非沟通的依赖。目前中非报道的几个困难,一是语言障碍,非洲记者很难学习中文,因此始终无法接近中国当地企业;二,文化和制度背景差异太大,除非到当地生活一段时间,否则光靠文献很难理解;三是差旅经费昂贵,很难承受;四,引发读者持续关注的兴趣点到底在哪里,由于案例太少,还需要继续探索。”
没想到,事后整场讨论都围绕着中国公司员工到底是不是囚犯而展开。在场的都是民间组织和学者代表,其中一位“有力”地抛出了几个论据:一,中国员工的生活条件很差,无论是食物还是住宿,都是难以令人忍受的;二,中国员工往往住在自己的营地,与外界隔绝,在他看来,这是对囚犯的一种限制;三,中国员工素质并不高,晚上喝完“中国啤酒”以后有时候会打架。
我和同事去过许多中国公司,无论云南人、湖南人、福建人、江西人和湖北人,他们也许是农民工,没什么文化,来到非洲以后因为安全和语言问题总是待在营地,挣的钱全部寄回国内,一两年回家一次,非洲人受劳动法保护可以选择加班或不加班,他们只能加班。但是,他们绝不是囚犯。
在场的中国专家说,到中国随便翻阅报纸,不难看到非洲建筑公司招工的消息。作为负责任的媒体,怎么可以让毫无事实的传言指挥观点?不过反驳的收效仍然有限。
我感觉沮丧。为什么对非洲受过教育的、专门研究中非的学者专家,说清楚这个简单的问题也这么费劲?刻板印象一旦形成,要改变它是多么难。
不过,反过来看,这些在座非洲专家对于中国的偏见,恰恰是基础事实极度不足的表现,他们正是充分和高质量的中非报道首先需要定位的人群。面对一张空白的地图,我们怎能讨论远大前程?可悲的是,这正是中非民间交往的现状。前程早已展开——在中国和非洲大陆发生迅速、广泛、深刻商业联系的21世纪,信息和沟通却大为落后,这正是中非矛盾激化的重要根源之一。
作为国家战略,中国数家国有媒体已走入非洲,以非洲语言对非洲报道。但可惜的是,他们沿袭国内的报道策略,往往只青睐大事好事,对矛盾和问题避而不谈,这误导着中国国内对中非形势的判断。更严重的是,中国小人物和小企业在当地的活动,几乎是被媒体遗弃的角落——中国媒体不关心,非洲媒体不理解——但正是他们,塑造着普通非洲人对中国最直接的印象,很可能也是唯一的印象。
非洲方面亦有责任,评论常常先于事实。非洲各国报纸几乎没有专跑中国条线的记者(我只遇到过一个会说中文的非洲记者)。尽管中国驻非记者已经太少,整个非洲大陆只有一个常驻中国的记者。除了中国国家队的正面报道,非洲同行们日常大量依赖着欧美媒体报道,在这些二手材料基础上对读者们传播着中国概念。
如果不来这挤了13亿人的土地上,我想,在他们的观念中中国就始终仅仅是一个危险的庞然大物。他们也始终不会理解,中国人为什么这么贪婪?为什么这么勤奋?为什么这么缺乏安全感?为什么总是愿意在规则之外解决问题?
一年中,四场会,让我感觉到的残酷事实是,中国和非洲还站在相互了解的门槛上——还没有进门。但时间紧迫——非洲各个国家反华浪潮接连兴起,关于中国的刻板印象已在全非成为共识,并进一步恶化。
反之,如果中非在未来某一天真的能够达成普遍、细致和深刻的理解,那么从对方身上获得的助益和借鉴将大大超乎人们的想象。
作为信息专业人士,作为桥梁,作为客观公正中立的职业爱好者,中非记者同辈责任在身,任重道远。
(本期非洲系列终结)
走进非洲系列:
0
推荐